父親功能的研究(父親節資料)

<父親功能的研究>
這些研究結果大致顯示:

1.父親在嬰兒出生後多參與照顧的工作,嬰兒在一歲時便已顯現出在智力發展上的優勢。

2.父親參與學齡前孩子的照顧,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社交能力較強;父親對學齡兒童而言,是連繫外在世界的橋樑。

3.父親在家自己有閱讀習慣及為孩子閱讀,孩子的閱讀程度較高,且學業成績較佳。

4.父親對教育的重視,影響孩子的學業成就,尤其是兒子。

5.父親肯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,且關係親密的,孩子的自我價值觀較強,道德發展亦較佳,及至青少年期,內在自制能力較強,且心理狀況較好,情緒較穩,社交適應能力較強。

6.青少年期中,父親堅定的教導並用理性對規範的解釋,有助青少年的行為表現;孩子在青少年期是否吸毒、犯罪、心理健康、適應良好,與父愛的關連比母愛更大。



7.父親與子女的關係,深深影響其對性別身份的認同,甚至影響孩子成年後的婚姻關係。


父親帶領家庭:年度會議  

每年度的開始都會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,就是由爸爸帶領全家人展開年度家庭計劃,年度計畫中的大項共分為:財務、夫妻、親子、家族、旅遊、社交與信仰上的成長。
所謂的「信仰上的成長」是設訂自己信仰上的目標,例如:每天要讀靈命日糧一篇、今年不亂發脾氣或要說造就人的話;
「財務」則從退休金計劃及孩子教育年金計劃去反推每年的儲蓄目標,然後對明年的花費做一規劃;「夫妻」則是重新探討彼此關係現況、彼此溝通時間是否充分、溝通品質好不好、是否覺得對方更愛自己;
「親子」則是去探討孩子的教養及互動現況;「家族」的重點則放在與父母的互動上;「旅遊」則是規劃出明年的旅遊景點。討論之後邀請其他人扮演鏡子給予補充及回饋。


廖年明說:「管理上有個原則就是Plan〈計劃〉、Do〈執行〉、Check〈檢核〉、Action〈修正〉,年度計劃完成後,夫妻可以每季撥出一些時間來ReviewReview的精神是肯定大於批評論斷,夫妻可以為已經啟動的計劃、已完成的部份來喝采及慶祝,當計劃不如意時要以關懷來代替指責、嘲諷,瞭解對方所碰到的問題,共同來想出一個可行的解決之道,因為有的責任是由這個團隊成員共同承擔,所有的問題當然由彼此來共同解決,而不是互相推諉責任,要對方為執行不力去負擔所有責任。」